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面持续释放利好信号,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一政策意在加快医疗器械创新研发,缩短产品审批时间,推进高质量发展。虽然短期内,该政策落地可能不会立即提升公司业绩,但其长远影响深远,将为行业需求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也明确了重大政策支持方向,1300亿元的特别国债将用于医疗等设备更新,进一步注入信心。根据迈瑞医疗的统计,国内医疗设施的市场空间预计在2024年达到240亿元,政策逐步实施后,器械行业需求有望迎来复苏,投资者在这一波春风中,或许能找到良好的投资机会。
在业绩表现上,虽然2024年医疗器械整体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小幅下降0.76%,但中信建投的报告显示,医疗器械赛道的收入同比增长1.66%,在业绩筑底的背景下,并未完全呈现出颓势。以迈瑞医疗为例,其收入增速从2023年下半年的20%逐步降至10%,至2024年第三季度为1.4%,显示出市场消费的紧迫感。相较之下,迪瑞医疗虽然前三季度收入仍同比增长12%,但利润却下降17.8%,显示行业仍需冷静面对挑战。
展望未来,行业在医药监管政策的推动下,有望迎来结构性复苏。专家指出,随着医疗设备招投标活动的回暖以及专项债券的加快发行,器械行业的资金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预计到2025年,国内市场将重回增长轨道。
不容忽视的是,医疗器械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速。医疗器械行业具备‘医药+制造’的双重优势,不仅能享受医药行业的长期需求红利,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国产器械的产品质量,逐步超越一些海外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国产厂家凭借制造成本优势,逐渐在欧美发达市场及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国产医疗器械的出海之路将会越来越宽广。
投资分析方面,行业专家建议关注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及国内需求复苏的医疗设备相关企业,尤其是在医学影像、远程治疗等领域,相关公司有望在2024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时,需要关注长期看好的出海方向,包括IVD和低值耗材等细分市场,聚焦那些已经实现出海能力且风险相对较小的企业。
然而,行业虽机遇满满,但投资者仍需警惕潜在风险,特别是行业内的竞争变化微妙,创新的推进往往是渐进而非爆发式的。政策的推动虽然为行业带来了希望,但相关公司需及时适应政策变化,制定出更为灵活的市场战略,才能在这个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结而言,开云平台注册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政策红利将为行业带来新机遇,同时国产化和国际化的双轨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促使从业者和投资者需保持警惕,适应市场变化,将风险降到最低。长期来看,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带动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进步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