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法规要求及其分类

  新闻资讯     |      2025-04-17 22:44

  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尼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体系既遵循国际通用原则,又结合本国医疗需求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其认证法规以风险分类为核心,通过多层级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印尼医疗器械注册认证法规要求及其分类(图1)

  印尼医疗器械分类标准主要参照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论坛(IMDRF)框架,但结合本土医疗实践进行了适应性调整。目前实行四层级分类制度:

  涵盖非侵入性、短期使用的辅助类器械,如医用口罩、绷带、检查手套等。此类产品需通过技术文档审核,但通常免于临床试验。

  包括血糖仪、电子体温计、开云平台官网牙科综合治疗机等。除技术文件外,开云平台官网需提交印尼本土认可的检测报告,部分产品要求生产质量体系(如ISO 13485)认证。

  涉及植入式器械(如心脏支架)、放射诊断设备(如X光机)等。此类产品必须通过印尼国家药品和食品控制局(BPOM)指定的本地实验室进行全项检测,并需通过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特指维持生命支持的器械,如人工心脏、植入式起搏器等。除满足C类要求外,需通过BPOM专家委员会的综合评审,且生产体系需接受定期飞行检查。

  外国企业需在印尼设立注册代理,所有技术文件(包括使用说明书、标签)需经印尼语翻译公证,且需配备符合BPOM要求的电子监管码系统。

  BPOM对器械的生物相容性、电磁兼容性等关键指标实施严格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印尼目前不接受海外检测报告互认,所有产品必须通过本地实验室复检。

  获证后需每5年申请延续注册,期间BPOM有权根据市场反馈启动再评估程序。对于高风险器械,还要求建立器械追溯体系,确保全链条可追溯。

  推行电子注册系统(e-Submission),要求企业通过BPOM官网在线提交全生命周期数据,实现无纸化监管。

  针对国产与进口器械实施同线同标质控,要求临床试验数据必须包含印尼人群样本,且试验机构需通过BPOM的GLP认证。

  针对AI辅助诊断设备、3D打印生物材料等创新产品,设立沙盒审批通道,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速准入进程。

  印尼医疗器械市场正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但其认证体系对技术合规、开云平台官网本土合规、持续合规的三重要求,构成了进入市场的三道门槛。企业需建立预研-注册-维护的全周期管理策略,方能在东盟最大医疗市场占据先机。随着印尼《医疗器械单一窗口法案》的推进,未来认证流程或将进一步简化,但安全底线监管只会日趋严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