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涵盖了医疗、科研、教学和临床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广泛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显著加速了医疗设备国产化的进程。政府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医疗设备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尤其是在影像设备、生命支持设备、手术器械等高端领域,推动国内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器械注册认证制度,逐步规范市场秩序,提升了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设备的需求持续攀升,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约为11300亿元,同比增长9.09%。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设备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并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相关上市企业:万东医疗(600055)、迈瑞医疗(300760)、东软集团(600718)、鱼跃医疗(002223)、宏达高科(002144)、迈克生物(300463)、理邦仪器(300206)、开立医疗(300633)、达安基因(002030)、美康生物(300439)、科华生物(002022)、威高股份(01066)、乐普医疗(300003)、微创医疗(00853)、宝莱特(300246)、利德曼(300289)、阳普医疗(300030)等。
关键词:医疗设备、市场规模、电子元器件、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医学影像设备、康复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既包括专业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医疗设备主要分为诊断设备类、治疗设备类及辅助设备类。
医疗设备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医疗、科研、教研、教学工作最基本要素,也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临床学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医疗设备已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医疗设备的用途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我国医疗设备行业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1949-1978年,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我国的医疗设备产业开始处于“萌芽”状态,开云平台登录并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步形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直到1978年,我国医疗设备生产厂家增加到430家、在职员工增加到10万人,生产品种也大幅度上升,为改革开放后的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78-2012年,改革开放到十八大,我国医疗设备产业高速发展,并朝着产品种类更加齐全、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完善、能满足消费者不同层次需求的成熟产业发展。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设备市场总体产值突破了1000亿元,规模居世界第二,2010年全年更是达到了1354.1亿元。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医疗设备发展高度重视,在优化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鼓励企业创新。我国的医疗设备产业正朝着国产化、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随着“十三五”医改规划开展,行业监管日趋严格、耗材两票制试点扩大、集采降价政策推陈出新、医保控费成常态,医疗设备行业变革加剧,风险与机遇并存。
近年来,医疗设备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已经成为现代医疗的一个重要领域。医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仪器的发展,甚至在医疗行业发展中,其突破瓶颈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医疗设备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开展2023年国家医疗器械质量抽查检验工作的通知》《关于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的意见》《服务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
从产业链构成来看,医疗设备产业链上游包括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其中,电子元件包括芯片等;原材料包括橡胶、塑料、钢铁、紧固件、有色金属等;软件系统包括功能程序化软件、诊断图像处理软件、诊断数据处理软件等;新兴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链中游为医疗设备的生产制造。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通常由若干零件构成。电子元器件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各个工业部门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下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整体呈现市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特征,市场规模增长显著。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元器件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6.89万亿元增长至2024的18.91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52%。未来,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元器件行业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推动医疗设备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与创新。
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和医学在职培训等工作的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2024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4年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为109.2万个,同比增加2.1万个,其中,医院数为3.9万个,较2023年持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为104万个,较2023年增加2.4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数量为0.92万个,较2023年减少783个。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增加明显,表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未来,随着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的持续增加,对医疗设备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开云平台登录
注:本文节选出自智研咨询发布的《研判2025!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行业分析文章,如需获取行业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搜索查看。
更多关于医疗设备产业的深度研究及全面数据,请关注智研咨询官网或公众号(智研咨询),您也可以咨询了解智研咨询重磅发布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本《报告》从2024年全国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环境、整体运行态势、运行现状、进出口、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5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4年度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医疗设备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医疗设备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