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医疗设备行业显现显著回暖迹象。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单月涨幅达16.3%,跑赢市场3.5个百分点,医疗设备子板块以10.5%的涨幅领涨A股市场。开云平台APP与此同时,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1月同比增长超47%,中标CT设备数量同步增长4.2%。行业复苏叠加技术突破,北京大学脑机接口项目落地无锡,填补国内产业化空白,进一步推动医疗设备智能化升级。另一方面,创新药领域迎来政策与支付体系双重利好,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支付的潜力逐步释放,多层次保障体系构建加速。
2025年1月,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7%,中标CT设备数量同比提升4.2%。这一增长得益于医院设备采购需求的恢复,以及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海关数据显示,高端医疗设备出口量同步提升,反映出国内产业链技术升级后的国际竞争力增强。随着老龄化加深和医疗新基建推进,设备更新周期与刚性需求共振,行业长期增长逻辑明确。
3月5日,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技术生命健康研究院与无锡高新区联合成立的深脑医疗科技公司正式落地,其核心团队研发的微创、高通道植入式脑机接口产品,瞄准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治疗。该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脑机融合医疗设备产业化空白,还为神经医学研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无锡高新区作为长三角生物医药创新策源高地,计划通过产学研深度协同,加速培育本土医疗设备领军企业。
尽管行业回暖,监管层对医疗设备价格治理的规范力度未减。2025年医保局启动第三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重点整治中心静脉给药等领域的过度医疗行为。与此同时,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技术迭代,逐步打破进口垄断。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CT设备市场份额已提升至35%,DR设备国产化率超过70%。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国家医保局近期召开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并起草《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占医保统筹基金34%,但支出占比不足20%,开云平台APP未来或通过目录扩容为创新药提供增量支付空间。据《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4年创新药械市场规模达1620亿元,其中商保支付占比仅7%,但2035年支付潜力或达4400亿元。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呼吁健全罕见病等特殊疾病保障机制。当前,超过90种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目录,但患者自付比例仍高,约60%家庭年收入低于3万元。吴焕淦等代表建议,通过大病保险“二次报销”、提高医疗救助额度及引导商保覆盖高值药品,构建“基本医保+商保+社会救助”的多层次体系。上海等地已试点将创新药械纳入普惠险特药目录,2024年惠民保对创新药支付规模占比达37%,开云平台APP成为重要补充力量。
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的支付效率提升依赖医疗数据共享。近期,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牵头制定商保药品目录标准化路径,拟建立分层目录体系,覆盖从普惠险到高端医疗险的全品类产品。镁信健康、中再寿险等机构提出,借助AI技术优化保险精算、理赔服务,探索“按疗效付费”模式。政策层面,上海已明确要求打通医保与商保数据,鼓励开发带病体保险,未来十年商保对创新药的支付比例有望从7%提升至20%以上。
(注:本文数据及政策表述均来源于输入资料与公开检索信息,未引用外部数据或主观预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